音乐党课项目“送课到乡”
志愿者指导孩子们开展科学小实验
“七彩假期”结业作品展
志愿者探访谷城薤山革命根据地旧址
千山·创客协会的老师在上人形机器人公开课
千山·指尖钢琴社开展主题教育
去祖国的西部支教、去偏远的山区送教、去社区帮助残疾儿童……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简称襄职),一直活跃着这么一群人,他们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追求,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满腔热情奋力书写出志愿服务的青春篇章。
在学校的领导下,襄职师范学院汇聚青春力量,点亮志愿之光,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服务、奉献社会的同时,锻造出一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创造了志愿服务育人的“襄职范本”。
四十余载
帮扶8万余人
今年暑假,来自襄职师范学院的十类国家级志愿服务队分别前往南漳、保康、谷城等山区县,开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今年是该院开展“七彩假期”活动的第4年,成立[1+]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第22年。该院开展志愿服务已有40多个年头。
学院自成立后,便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002年5月,为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帮扶专业性,[1+]青年志愿者协会应运而生。
如今,该协会累计拥有注册会员1.8万多人。该协会下设攀登支教服务队、耀东爱心协会、非遗传承社3个子服务队,承担支教、助残、非遗汇演等十余类校内外志愿服务项目,持续开展“三送三进三促”“七彩假期”“食堂帮厨”等志愿服务活动。
该院党总支书记张丹介绍,“三送三进三促”志愿服务活动,即送教下乡进基层薄弱学校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送教上门进特殊儿童家庭促进残疾人教育公平,送优秀非遗文化进新农村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学院志愿者每月深入南漳、保康、谷城等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6万多名留守儿童、53名特殊儿童、2.1万名村民因此受益。
“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由团中央、中央文明办联合发起,旨在助力乡村少年宫建设,丰富留守儿童假期生活。
这个假期,由[1+]青年志愿者协会、千山·创客协会、千山·指尖钢琴社等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以科普宣传为主题对接共青团保康县委,以红色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对接南漳县城关镇胡家营中心小学,以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为特色对接谷城县紫金镇花园村。
在科技创新特色课堂上,志愿者通过科学小实验、机器人进校园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红色文化宣讲中,引导孩子们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艺术培养课堂上,通过剪纸、绘画等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食堂帮厨”志愿服务活动则与学校后勤产业服务总公司合作,对接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求,每周组织开展“食堂帮厨”活动,累计开展91次,参与师生1092人。
此外,在走出去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襄职师范学院的志愿者还带领谷城县庙滩镇黄畈中心小学等学校的孩子们走进大学,感受大学的生活和氛围,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并鼓励孩子们好好读书。
40多年来,襄职师范学院参与志愿服务的师生有2万多人,参加活动1500多次,累计帮扶8万余人。
爱心助残
送上关怀与温暖
在襄职师范学院的志愿服务中,爱心助残是一大特色。
积极发挥学院高水平“特殊教育专业群”的引领作用,将专业知识与课堂实践相结合,该院师生依托耀东爱心协会,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各类助残服务活动。
每年的世界孤独症日、全国助残日等节日到来前,该院的志愿者会自觉响应助残活动号召,主动联系襄阳市特殊教育学校、襄阳市儿童福利院、襄阳鱼梁洲启昇特殊教育培训学校、襄阳展颜特殊教育培训学校等残疾儿童集中的单位,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募捐活动,号召全社会关爱残疾儿童,为他们平等地参与学习、生活提供便利。此外,志愿者还和残疾儿童一起表演文艺节目。
2017年,在由襄职、逸飞社工服务中心、襄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共同开展的“阳光助残1+1+1”活动中,襄职师范学院的志愿者给残疾儿童购买了学习、生活、体育等方面的用品,并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陪伴残疾儿童,与他们一起开展体育活动、做游戏,并教他们基本的技能。
该院特殊教育专业的师生还多次与襄阳市民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组织开展助残活动,通过“周末爸妈”陪伴、秋游、春游等系列活动,拉近残疾儿童与社会的距离,开阔他们的眼界。
每年,该院还会安排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开展为期两周的教育见习。见习期间,特殊教育专业的师生全程参与关于特殊儿童的教学及其他活动,通过各类辅助活动,帮助残疾学生适应课堂教学、参与体育活动,全方位地服务残疾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此外,该院志愿者还利用学校智慧康复中心,多次对特殊儿童及其家长开展公益培训,积极参与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通过送教上门等方式,对特殊儿童进行潜能开发,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与生活。
经过不懈努力,耀东爱心协会现已培育社工组织3个,开展教育康复558例,培养教育康复人才1273名。
该协会先后获评湖北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全国“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北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23年,该协会成员金睿琳同学从千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湖北省“百生讲坛”银牌主讲人荣誉称号。
奋进担当
锻造时代新人
志愿服务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是青年学生服务社会、成长进步的重要方式。张丹介绍,学院着力发挥“助人”和“育人”双主线功能,注重协同帮带,让青年学生通过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磨炼意志、砥砺品格,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潜移默化中帮助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在思想建设上协同帮带,让思想教育“强”起来。学院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生教育管理的全过程,结合社团特点和党员教师特长,选优配强社团指导教师,聘请学工党支部书记彭建设,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党支部成员、研究室主任毛小波,学工党支部宣传委员何林杰3人担任[1+]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教师,定期给社团成员讲党课,与社团成员一起学习,极大地提升了党员教师和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在队伍建设上协同帮带,让教育队伍“优”起来。工作上,党员教师参与指导社团团支部建设,定期对社团干部开展工作培训,每周深入社团指导开展活动。生活上,党员教师对社团里家庭困难、学业困难的学生进行结对帮扶,定期深入学生寝室、家庭走访慰问,点亮学生的微心愿,用关心关爱温暖学生。
在活动载体上协同帮带,让教育载体“活”起来。[1+]青年志愿者协会作为志愿服务类社团,深化“党建+志愿服务”。党员教师坚持每周进社团指导学生排练,参与“食堂帮厨”等志愿服务活动,校外每月带领学生开展“三送三进三促”志愿服务活动,寒暑假带领学生开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师范生扎根乡村教育。
在成果培育上协同帮带,让教育成果“多”起来。学院党总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教师积极为[1+]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搭建平台,提供信息,创造条件,指导社团学生积极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百生讲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并取得多项优异成绩。
在积极引导青年学子投身志愿服务的生动实践中,学院育人成效突出,锻造出了一大批奋进担当的时代新人。
截至目前,[1+]青年志愿者协会递交入党申请书1577人,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10人,发展党员7人。
毕业生吴攀登自2012年开始从事精准扶贫工作,直至所在县所有贫困户、贫困村脱贫出列。他所在的工作单位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他个人被授予“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1+]青年志愿者协会原负责人、特殊教育2001班吴竞天择同学荣获2022—2023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韩兆森、巩王佩等6名毕业生毕业时入选西部计划。
转自襄阳晚报2024年8月28日星期三07版
相关链接:https://xywb.hj.cn/pc/con/202408/28/content_2101129.html